
01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發布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10日發布。強化市場基礎制度規則統一、推進市場設施高標準聯通、打造統一的要素和資源市場、推進商品和服務市場高水平統一、推進市場監管公平統一、進一步規范不當市場競爭和市場干預行為,意見為今后一個時期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提供了行動綱領,必將對新形勢下深化改革開放,更好利用發揮、鞏固增強我國市場資源巨大優勢,全面推動我國市場由大到強轉變產生重要影響。
02 “十四五”能源科技創新規劃出臺——五大路線攻關前沿技術
能源是攸關國家安全和發展的重點領域。國家能源局、科學技術部近日聯合印發了《“十四五”能源領域科技創新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提出“十四五”時期能源科技創新的總體目標,圍繞先進可再生能源、新型電力系統、安全高效核能等方面,制定了中國能源發展與項目布局的技術路線圖。
03 廣東能源“十四五”規劃出爐,核電再成重點方向

03 廣東能源“十四五”規劃出爐,核電再成重點方向
廣東省政府辦公廳4月13日發布《廣東省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規劃提出,加快推進三代、四代核電配套裝備研發制造,開展核電焊接材料、核級翅片管國產化研制、鼓勵核級管道、閥門及關鍵配件產業落地。
04 六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十四五”推動石化化工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
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展改革委、科技部、生態環境部、應急部、能源局日前聯合發布《關于“十四五”推動石化化工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簡稱《意見》),提出到2025年,石化化工行業要基本形成自主創新能力強、結構布局合理、綠色安全低碳的高質量發展格局,高端產品保障能力大幅提高,核心競爭能力明顯增強,高水平自立自強邁出堅實步伐。

05 全力“保供”企業涉稅需求 上海稅務多措并舉推動復工復產
當前,上海疫情形勢依然嚴峻復雜。在積極響應封控居家,減少出行的號召的同時,如何便捷、安全地解決企業非常時期的涉稅需求,逐漸成為了稅企雙方需要共同面對的新挑戰。國家稅務總局上海市稅務局堅持納稅服務不打烊、不斷檔,主動摸排企業需求,持續優化“非接觸式”辦稅繳費服務,切實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助力市場主體復工復產。

01 全球“雙碳”背景下,核電相關央企的“十四五”數字化轉型路線圖
全球“雙碳”背景下,能源電力轉型勢在必行。在能源消費端,電力將逐步替代傳統化石能源消耗,電力將占比達到45%,傳統的能源基礎設施運行方式難以應對發展過程中帶來的新挑戰。
大數據、區塊鏈技術、人工智能、自動駕駛與調度、數字孿生等技術展趨勢正加速能源行業數字化進程。

02 中國核準六臺核電機組,涉及總投資1200億元
4月2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要在嚴監管、確保絕對安全前提下有序發展核電。對經全面評估審查、已納入國家規劃的三個核電新建機組項目予以核準。這“三個核電新建機組項目”,其中每個分別涉及兩臺核電機組。也就是說,此次核準的核電機組共有6臺。這6臺核電機組均為第三代核電技術。據了解,每臺第三代核電機組的總投資約為200億元,6~8臺核電機組的總投資將高達1200億~1600億元。
03 華龍一號海外首個工程兩臺機組在巴基斯坦全面建成投產
4月18日,我國自主三代核電華龍一號全球第四臺、海外第二臺機組——巴基斯坦卡拉奇K3機組通過臨時驗收。至此,華龍一號海外首個工程兩臺機組全面建成投產,這是中巴兩國人民持續深化新時代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堅持綠色低碳發展、共同應對氣候變化,攜手打造核能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具體舉措,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充分展示了華龍一號技術的成熟性、先進性。
日前,《遼寧省深入推進結構調整“三篇大文章”三年行動方案(2022—2024年)》(下稱《方案》)印發,明確遼寧省將加快建設世界級石化和精細化工產業基地等3個萬億級產業基地。根據《方案》規劃,到2024年,遼寧將建成萬億級石化和精細化工產業基地,成品油產量占原油加工量比重下降到40%以下,化工精細化率達到48%。
4月25日,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消息,由我國自主設計建造的亞洲第一深水導管架平臺——“?;惶枴逼脚_主體工程海上安裝完成,標志著我國深水超大型導管架平臺裝備制造和安裝技術實現高水平自立自強,對于提高能源自給率、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06 30萬噸綠氫需求!全球首個碳中和氫能冶金化工綜合示范項目正式簽約
4月7日,國際氫能冶金化工產業示范區新能源制氫聯產無碳燃料項目簽約儀式在內蒙古包頭九原工業園區舉行。氫能冶金化工綜合示范項目以零碳排放的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綠氫為切入點,圍繞可再生能源全部就地消納模式,建設全國規模最大的500萬千瓦風力發電、150萬千瓦光伏發電和30萬噸電解水制綠氫項目;圍繞以綠氫作為還原劑,建設中國首臺套氫直接還原技術的2×55萬噸直接還原鐵和80萬噸鐵素體不銹鋼綠色冶金項目,并逐步形成綠色低碳冶金產業群;圍繞以綠氫、空氣捕捉的氮為原料,建設中國首臺套氫電催化合成技術的120萬噸綠氨化工項目,推動形成綠色低碳化工產業鏈,實現冶金化工產業的全面碳中和。
俄烏沖突導致全球能源危機加劇。4月18日,美國天然氣價格又一度升至每百萬英熱單位8.05美元的13年來新高,連續第五周上漲,此后出現回落,市場延續去年以來價格強勢局面。2021年,全球天然氣市場受碳中和下能源持續轉型、極端天氣因素等影響,需求強勁反彈,超過新冠肺炎疫情前水平,全年消費量為4萬億立方米,同比增長4.6%。其中,歐洲地區需求上漲5.5%。業界人士認為,俄烏沖突暴露出全球應對供應中斷的緩沖能力薄弱,需要有彈性的、強大的備用產能,以確保能夠承受任何供應沖擊。而替代能源并不足以填補當下供應缺口,需加大石油和天然氣投資。

08 2050年核電總裝機將達到2400萬千瓦!英國發布《能源安全戰略》
2022年4月7日,英國發布了《能源安全戰略》。該戰略的目標是開發8個新的大型核電項目,并新建多座模塊化小堆。到2050年,英國核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2400萬千瓦,約占英國預計電力需求的25%。目前,核電在英國能源份額中的占比約為16%。然而,英國現有近一半的核電機組將于2025年退役,除一座反應堆以外,所有反應堆都將于2030年前退役。
09 #博鰲時間# 傾聽更多來自國際的“雙碳”聲音
4月20日,博鰲亞洲論壇發布了《可持續發展的亞洲與世界—綠色轉型亞洲在行動》報告顯示,亞洲的碳排放已超過全球總量的50%,并高度依賴煤炭這一傳統能源。而截至目前,47個亞洲國家中已有25個做出了碳中和承諾,預期最早實現碳中和的是日本和韓國——2050年。
報告同時建議,各國應加大政策激勵,來促進“綠色技能”“綠色規劃、戰略和治理”“性別和社會包容”“綠色監管”“金融部門綠色化”以及“居民行為綠色化”。為此,報告提出了9大建議:建立綠色增長模式、制定更具雄心的2030國家自主貢獻以及時間表和路線圖、形成全面的綠色治理、逐步減少煤炭使用、擴大可再生能源規模和交通電氣化、形成碳定價、發展綠色金融、加大氣候融資和綠色技術轉移、加入國際氣候變化倡議和平臺。


1、2022天津國際液化天然氣(LNG)展覽會
時間:2022年7月20日-22日
地點:天津梅江國際會展中心
2、cippe2022上海石油化工技術裝備展覽會
時間:2022年8月24日-26日
地點: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
3、2022中國國際氫能產業設備與技術展覽會暨論壇
時間:2022年9月15-17日
舉辦地址:中國?煙臺八角灣國際會展中心
主辦單位: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中國環境文化促進會
4、2022第23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上海工博會)
時間:2022年9月20日-24日
地點:國家會展中心(上海)
主辦單位:國家發改委、商務部、工信部、科技部、中科院、中國工程院、中國貿促會、上海市人民政府、聯合國工業發展組
5、易派客工業品展覽會
時間:2022年9月下旬
地點:蘇州國際博覽中心
6、2022碳中和與能源安全發展論壇
時間:2022年9月
舉辦地址:山西太原
主辦單位:中國能源報、山西省能源局
7、中國(成都)國際石油石化技術裝備展覽會
時間:2022年10月9日-11日
地點:成都世紀城新國際會展中心